学生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归因分析,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追求学业成绩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成绩等进行合理的归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成败,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月中旬,合肥46中八年级第一轮心理健康教育课——《合理归因助成长》正式启动。老师首先通过热身活动向同学们解释了归因的基本含义,再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几种主要的归因倾向及其类型,紧接着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同学们在情景剧中体会不同归因方式对情绪和学习造成的不同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分析并调整自己消极归因的倾向,逐步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图文/奚之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
GMT+8, 2025-5-3 09:05 , Processed in 1.0940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