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88|回复: 0

情绪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9 0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
  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是詹姆士、兰格提出的,也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各自分别于1884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基本相同的理论。该理论的重要功绩在于,提出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联系,强调了外周生理活动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詹姆士在《心理学》(1890)一书中写到:“我认为,我们一旦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合理的说法是: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假如知觉了以后,没有身体变化紧跟着发生,那么,这种知觉就只是纯粹知识的性质;它是惨淡、无色的心态,缺乏情绪应有的‘温热’”。“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乎是身体的”。
  兰格在情绪的发生上强调血液系统的作用。他以酒精和药物为例,认为血管扩张产生愉快,自主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器官痉挛,就产生恐怖。甚至说,冷水浇身能使愤怒减弱,溴化钾能使恐怖、忧虑和不愉快受到抑制。这些都是血管收缩过程的改变所致。
  詹姆士-兰格的外周论,即二人共同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的生理变化,在今天也许已经算不上真正的理论了,但是它推动了关于情绪机制的大量研究,在情绪心理学发展史上居于不可抹杀的地位。
  二、情绪丘脑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w.b.cannon)针对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了如下质疑:(1)机体的生理变化在发生上相对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2)同样的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可以在极不相同的情绪状态中发生,因此,根据生理变化难以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3)切断动物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4)用药物人为地引起与某种情绪有联系的身体变化,却并不产生真正的情绪体验。
  根据这些事实,坎农认为,情绪并不是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认为,当刺激引起的感觉信息传到皮层时,释放到经常处于抑制状态的丘脑中心,唤醒丘脑过程,导致特定模式的情绪产生。丘脑同时向大脑皮层和身体的其他部分输送冲动,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所以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同时发生。
  坎农的丘脑学说强调被唤醒的丘脑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提出了情绪的特定脑中枢,比詹姆士-兰格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丘脑学说只强调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决定作用,这是不准确的。不少实验材料表明,切除全部丘脑的动物,只要保存着下丘脑,发怒反应仍然存在,只有当下丘脑结构全部被切除后,情绪反应才受到较大影响。此外,该学说虽然提出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大脑皮层参与了活动,但是却未能估计大脑皮层在情绪发生时的作用。
  三、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
  美国女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提出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该学说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对情境的评估,而评估是发生在大脑皮层的。她举例说,在森林里看到熊会产生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子里的熊却不产生恐惧。情绪产生取决于人对情境的认知和估价,通过评价来确定刺激情景对人的意义。因此,阿诺德认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的倾向,这种体验倾向被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
  由于阿诺德认为情绪的来源是对情景的评估,而认识与评估都是大脑皮层的过程,因此,皮层的兴奋是情绪的主要机制,是情绪产生的基础,故称为情绪的认知评估-兴奋学说。依照阿诺德的学说,情绪是这样产生的:情绪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神经冲动上传到丘脑,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后再传到大脑皮层。在皮层上产生对情境的评估。这时只要情境被评估为对有机体有足够重要的意义,皮层兴奋即下行激活丘脑系统,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而发生器官的变化。这时外周变化的反馈信息又通过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并与皮层最初的估价相结合,纯粹的认识经验即转化为情绪体验。
  另外,阿诺德把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她认为情绪反应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自主化,认为外周变化的反馈是情绪意识的基础。由此可见,阿诺德的学说接受了詹姆士-兰格学说的外周反馈观点,而不同意坎农关于丘脑抑制的观点。她认为整个情绪过程都是大脑皮层兴奋的结果。詹姆士-兰格理论的模式是:情境刺激→机体反应→情绪,而阿诺德理论的模式是:情绪刺激→评价→情绪。
  四、情绪进化理论
  以上几种情绪理论,均强调情绪的起源和发生,却忽视了情绪的作用,这对情绪基本性质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关于情绪本身有什么功能,情绪在整个心理过程中居于什么地位,对其他心理活动起什么作用,都没有涉及。在对情绪性质的认识上,这些理论都可归于综合性的理论派别,即情绪的副现象论。
  不少心理学家在探索情绪的性质时,不满足于副现象论,认为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它本身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这种观点构成了情绪理论的另一派别,即以汤姆金斯(s.tomkins)和伊扎德(izard)为代表的动机-分化理论,由于他们引入了适应和进化的观点,故又称之为进化理论。该理论是当今很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一。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着重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作用的就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本身就可以起到动机的作用。
  伊扎德的动机论则容纳了更复杂的内容,他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提出人格具有6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人格子系统组合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或是蕴涵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重要的动机作用。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还包容着更完整的内容,他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骼肌肉系统的分化以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种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因此,才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从而导致情绪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作用。每种具体的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都有特定的意识品质和适应功能。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关于表情的学说。从情绪的分化观出发,十分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人类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而且先天的面部表情参与到情绪发生的整个机制之中,面部运动的感觉反馈激活情绪体验。伊扎德详细阐述了这一过程,描述了外界刺激事件引起感觉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兴奋,激活在下丘脑或杏仁核内储存的先天情绪模式,从而在面孔上显露为一种具体情绪的表情。这一表情活动向脑内的感觉反馈引起皮层的整合活动,从而产生情绪体验。这就是表情的“面部反馈”功能。
  在对情绪性质的阐述上,进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确立了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的相对独立地位。尤其是对人类婴儿情绪发生和功能的阐释上,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该理论对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论证和阐述,这是其不足之处。
  五、情绪三因素理论
  自从阿诺德的评价理论提出以后,情绪的认知观点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詹姆士理论的影响也始终存在着。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了情绪受环境因素、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沙赫特和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辛格(j.singer)设计了一项实验,用来证明以上三个因素在情绪中的作用。
  实验过程;实验前告诉被试,要考察一种新维生素化合物对视敏度的影响效果。在被试同意的前提下,为他们注射药物。但实际上控制组接受的是生理盐水,实验组被试接受的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被试出现心悸、颤抖、灼热、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反应而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药物注射后,将实验组被试分为三组,“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兴奋等反应;“未告知组”:对被试说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误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然后,人为地安排两个实验情境:“欣快”情境与“愤怒”情境。实验组三组被试各有一半进入“欣快”情境,另一半进入“愤怒”情境。当被试进入“欣快”情境时,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在室内唱歌、跳舞、玩耍,表现得十分快乐,并邀请被试一同玩耍。而进入“愤怒”情境的被试则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正对填写着的一张调查表发怒、咒骂、跺脚,并最后撕毁调查表;被试也被要求填写同样的调查表,表上的题目带有人身攻击和侮辱性,并会引起人极大地愤怒。
  实验假设:如果生理唤醒单独决定情绪,那么三组被试应该产生同样的情绪;如果环境因素单独决定情绪,那么所有进入“欣快”情境的被试应该产生欣快,所有进入“愤怒”情景的被试应该产生愤怒。
  实验结果:控制组和告知组被试在室内安静地等待并镇静地进行他们的工作,毫不理会同伴的古怪行为;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则倾向于追随室内同伴的行为,变得欣快或愤怒。
  结果分析:控制组被试未经受生理唤醒,告知组被试能正确解释自身的生理唤醒,他们都不被环境中同伴的情绪所影响,因此没有任何情绪反应;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对自身的生理唤醒没有现成的解释,从而受到环境中同伴行为的暗示,把生理唤醒与“欣快”或“愤怒”情境联系起来并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行为。
  结果表明:生理唤醒是情绪激活的必要条件,但是真正的情绪体验是由对唤醒状态赋予的“标记”决定的。这种“标记”的赋予是一种认知过程,个体利用过去经验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自身唤醒状态作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所以,无论生理唤醒还是环境因素都不能单独地决定情绪,情绪发生的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
  沙赫特的实验和理论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也受到了批评,缺乏对实验的先在效度的分析,实验设计复杂,后人难以重复得出相同的结果。但是,沙赫特的研究毕竟为情绪的认知理论提供了最早的实验依据,对认知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5-20 13:40 , Processed in 1.1730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