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17|回复: 0

情绪情感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9 07: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生活中人的一切活动都有情绪情感的印迹,它象催化剂一样,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积极快乐的情绪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让人沮丧消沉。那么,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在认识和适应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个人的需要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态度,同时内心产生出某种不同的主观感受或体验。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束后,有人轻松、愉快,有人苦恼、失望、悲观;有人时而喜悦时而担忧。个人对现实的这些不同感受就是情绪或情感。
  情绪、情感既是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又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所谓特殊反映即它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当前的需要状态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不同,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就不同。客观事物使人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以人的当前需要为中介的。与人的需要和愿望相符的客观事物,使人产生愉快、满意、喜爱、赞叹等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与需人的要不相符的客观事物,则会引起人烦恼、不满、忧愁、厌恶、忿怒等消极情绪情感体验。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1)情绪通常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如饥饿时得到食物就会体验到满意、愉快,得不到食物就会难受、不安。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比如,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听到别人说自己好听的话时,心里乐滋滋的,相反当听到别人说自己不愿听的或坏话时,就气愤、难受、不高兴。(2)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它往往由某种情境引起,一旦发生,冲动性较强,不容易控制,外显的成分比较突出,在表现形式上带有较多的原始动力特征。而时过境迁,情绪就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的态度体验,它始终处于意识的控制之下,且多以内隐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例如,孩子的顽皮可能引起母亲的愤怒,但是这是具有情境性的,每一个做母亲的决不会因为孩子引起她的一次生气,而失掉亲子之爱的情感。(3)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发生晚,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社会性。
  情绪与情感虽然有区别,但两者又密不可分。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先有情绪后有情感,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难以表现和存在。例如,当人们看到小偷行窃时,愤恨的情绪使人产生正义感;看到自己的祖国遭到外敌入侵时,就会产生无比愤怒和激动的情绪,由此而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情绪也有赖于情感。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例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人们受高尚情感的支配,可以克服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自己的情绪服从于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与情感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情绪情感和认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们是有区别的。首先,认识活动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反映的是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属性、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而情绪和情感是通过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它不反映事物本身的属性、本质、规律等。其次,认识活动的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情绪和情感的发生、改变则具有不随意性。即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引起某种体验,情绪情感的发生往往是突发的、非预谋的。例如,人们在看电视电影时,会随着剧情和主人公的遭遇而不知不觉地高兴或悲伤,所谓“触景生情”则表明了情绪情感的不随意性。
  情绪情感和认识活动的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首先,认识活动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对事物本身的认识,才能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反映,从而产生情绪与情感。没有某种感知觉,就没有某方面的感受。例如,耳朵听不见的人对噪音就不反感,盲人体会不到在看见绚丽景色的喜悦心情。当人们回想起辛酸的往事、辉煌的成就、惊心动魄的场面,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这都是与记忆有关的。人对某些事情越想越高兴,越想越生气,或者越想越后怕,也无非是思维和想象的结果。所以说,情绪情感总是伴随认识活动产生的。认识可以起到整理、加深人的情绪情感的作用。其次,人的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也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例如,情绪情感可以不断地提高求知欲,促使人不断的去追求和维护真理。人在情绪积极的状态下,认识则较为全面、深刻,反之,有可能偏激,歪曲事实。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把情绪与最能代表人的认识水平的智力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情绪和理智对立起来,认为情绪色彩浓重的时候必然缺乏理智,比较理智的时候必然缺少情绪色彩。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p.salovery)和梅耶(j.mayer)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用来表示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对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并且认为智力对事业成功只起到20%的作用,而情绪智力则可以起到80%的作用。
  1995年美国《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戈尔曼(d.goleman)发表了《情绪智力》一书,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生理机制、对成功的影响及情绪智力培养等问题,初步形成了情绪智力的体系和理论观点。他认为情绪智力大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用自己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与别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其中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情绪智力的核心。五种能力偏重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强调的自知、自控、热情、坚持、社交技巧等非智力方面的一些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也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智慧。
  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r.baron)提出了“情绪商数”的概念,简称“情商”,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商”相对应。1997年他还制定了一个“情商量表”。不少心理学家对情商概念提出了批评,但是情商概念在社会上却十分流行。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情绪情感是人适应生存和生活的精神支柱。从种族发展角度来看,人的情绪最初就是为了适应生存而发展起来的。从一些高等动物如猿猴喜、怒、哀、乐的基本情绪来看,就是在生存适应中发展分化出来的。吃饱了,有了同伴,就产生肯定愉快的情绪;反之,有外敌入侵、失去同伴、威胁生存的现象出现时,就会产生恐惧、发怒或悲哀等否定情绪。从人类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情绪情感也有这种适应特点。从婴儿情绪发展来看,先有哭的情绪的产生,这是最具特征的适应方式。身体不舒服、饿了、生病了、尿布湿了,都可以用哭来表示。从成人而言,除了具有最基本的由适应而产生的情绪外,成人更能主动地通过调节个人情绪来适应社会。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进步、文化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个人对环境生活的适应就成为一个经常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调节情绪也就成为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现代医学表明,不良情绪除了会造成心理不适以外,还会导致一些身体疾病的产生和加重。比如,长期紧张焦虑的情绪与冠心病和溃疡等疾病有较高的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不好就会吃不好,就是一种情绪影响适应的明显表现。
  (二)动机作用
  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活动的原因,它可以引发并维持主体有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行动。情绪和动机关系密切。其一,情绪是伴随动机性行为而产生的,即行为的目的在于寻求动机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的结果能否使个体的动机获得满足,自然就会伴随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满足则快乐,不满足则痛苦,甚至在寻求过程中因遭遇阻碍打击,更可能产生恐惧、沮丧等复杂情绪。其二,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本身可以视为动机,情绪情感本身就具有动机的作用,此时的情绪引发的个体行为就是情绪性行为。以恐惧为例,它既是情绪,又是动机;恐惧对个体所引发的行为,可能是逃避,也可能是攻击。
  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也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们提高行为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人的行动,减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反向的推动作用。
  (三)组织作用
  情绪情感这种由需要的满足与否引起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对其它的心理过程也有影响。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过程是主体对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情感是对此反映的一种监测系统,具有调节和组织的作用。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作用,这是随着现代情感心理学家把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于情感和认识活动的相互关系方面后所揭示出来的一个最引人瞩目的作用。情绪一旦产生,便会影响整个认知过程,使整个认知过程都染上情绪的色彩。情绪积极时,认知过程也积极;情绪消极时,认知过程也消极。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兴趣、喜悦等的作用体现在:
  (1)促成知觉选择。知觉是有选择性的,而情绪的偏好是影响这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之一。如婴儿大都喜欢红色,红色物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成为知觉对象。
  (2)监视信息移动。对信息的监视实际上是注意的现象,情绪状态好的时候,对事物注意的就多,且坚持的时间长,反之,则会视而不见,难以保持长久注意。
  (3)影响工作记忆。记忆作为人储存信息的心理过程,也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一般说来,对喜欢的事物,容易记住,而对不喜欢的东西,记忆起来就十分吃力。学习就是很好的例子,缺乏学习兴趣,认为学习是苦差事,往往效果就差。
  (4)影响思维活动。情绪情感对决策、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思维过程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人在高兴的时候思维一般很敏捷,但过度的兴奋却会干扰思维推理和决策。抑郁情绪会使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降低,阻碍问题的解决。
  (四)信号作用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信号作用,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声音表情中音调的变化以及身体姿势都显示出主体的情绪状态。从他人这些情绪的外部表现中,就能得知他对一定事物的好恶态度。婴儿由于语言还没有发展起来,他们从周围成人的表情中能了解哪些事情受鼓励、应该做,哪些事情受责备、不应该做。我们经常发现,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音调讲出,带来的情绪色彩就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理解。所有这些都说明情绪和情感在人们复杂的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信号作用。
  (五)感染作用
  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影响功能。当一个人发生情绪时,不仅能自身感受到产生相应的主观体验,而且还能通过表情动作等形式外显出来,被他人所察觉,并引起他人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看悲剧影片时,被剧中人物的情绪所感染,你也禁不住悲伤不已;无所事事的你走在街上,被街上的一场热烈的活动所感染,也兴奋起来。心理学把这一现象称为移情或情感移入。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的情绪引起另一个人的完全一致、又有相当程度的情绪时,称为情感共鸣。这是很典型的移情现象。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个人原先的情感,使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情感相互影响。这是情绪情感感染功能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情绪情感的感染作用为情绪情感在人际间的交流提供可能性,使个体的情绪情感社会化,同时也为通过情感在影响他人情感、达到情感情绪控制方面开辟了一条“以情育情”的途径。
  (六)迁移作用
  情绪情感的迁移作用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所使用的东西、他的生活习性等等,也都会产生好感。比如,喜欢一个人就喜欢他的一切,似乎是把对他人的情感“迁移”到他所接触的人或事物上了。中国有句成语“爱屋及乌”,生动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5-20 07:55 , Processed in 1.1619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