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41|回复: 0

[团体] 目标与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8 08: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理念阐述]
(一)理论依据: 青少年时期正值身心剧烈变化,此时为社会心理学家Erkison所言:为┌自我统整与角色错乱┘的阶段,产生不少矛盾,现实与目标之间的矛盾是其中一个,于是能否有一个明确的而又能够实现的目标,就能决定青少年期之发展的方向。从Erikson、Fromm、Rogers等的自我发展论中皆提出青少年阶段容易迷失自我,欠缺计划和发展方向,这将影响未来他们的适性发展。
(二)学生分析:我校学生为城乡结合部,大多来自于农村,按照平行班分班。在平日里与学生接触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很多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甚至近期的学习目标,混混噩噩地过日子,很多人经常挂在嘴上说“无聊”“没劲”。这与他们缺乏一定的奋斗目标有关,当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而生活的时候,他们就陷入了迷茫中。或者是有些学生会有自己的目标,但把目标定得太空洞,只有计划而没有具体计划,结果往往半途而废,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所以帮助他们,特别是初三学生,及时地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将目标具体化,将目标可操作化,使他们提升学习动力,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感受目标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2、  帮助学生了解目标制定的原则。
3、  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合理目标。
4、  激发学生实现目标的动力。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份研习材料(哈佛大学的调查报告)。
2、  每人一张A4的纸和蜡笔。
3、  请学生事前了解或者学唱周杰伦的歌曲《蜗牛》。
4、  多媒体课件制作。
[活动设计]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引入话题









(一).热身游戏
1. 教师在小黑板上出示两个没有嘴巴的人头像。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请来了两位朋友,喏,就在这里。但是大家看看他们少了什么啊?
学生:嘴巴
师:那老师现在请两位同学为这两个朋友添上嘴巴,好让他们也能讲话。
学生活动。
2. 师:添上嘴巴的他们看上去好多了。但我现在想再考考大家的眼力,如果蒙上你们的眼睛,你们能把他们的嘴巴画好吗?
教师请一些自愿的同学蒙上眼睛后进行。
3. 教师:很明显,当我们蒙上眼睛后,画上的嘴巴显然没有刚才睁开眼睛的那组好。提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一组看不见,一组看得见。
师:看见和看不见。老师想再问一下,看见和看不见指地是看不见什么?
学生:看见是嘴巴应该贴在哪里。
(二)引出话题
教师:如果将嘴巴应该贴在哪里比做是我们做事的目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在这个小游戏中提炼出关于目标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你想说什么?
学生:目标清楚,成功概率越大。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目标与成功的问题。(教师出示主题——目标与人生)

              










1、带动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关系。
2、为揭示主题做铺垫。








(二)
创设情境
展开讨论
(一).现场调查
师:首先,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在我们的同学当中,有多少人现在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
生:(纷纷举手)
师:很好,我们有那么多的同学已经开启了成功的钥匙,
1. (提问那些举手的同学)可不可以把你的目标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及时地对发言的同学给于积极的肯定,并将这种肯定强化,这样既能鼓舞这个同学,也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发言。)
2. (提问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我看到你刚才有些犹豫,在你心中,对于目标你是怎么想的呢?是从没有考虑过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确定什么目标?
(这样选择式的提问,既能避免学生无从谈起造成冷场,又恰到好处地说到学生心里。)
(二)引发感受
师:在我们这个阶段,确定自己的目标能够对我们今后的路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从下面地这一份调查报告中去体会。
教师将研读材料发给学生,并请一位同学朗读。
材料: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的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师:从这份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学生分享。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对于目标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有了自己的一份理解,既然这样,如果我们要想自己获得成功的话,那我们现在要做的是……?

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




现场调查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也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有一个比对。













《哈佛大学的调查报告》这份材料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目标对于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性,不论是平凡人或者是高智商的人,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同样不能成功。这份报告能激发学生确定自己目标的动力。
(三)
树立榜样
联系自我
  (一).确定目标
教师:确定目标的方式有很多种,以前我们习惯于将目标写在纸上。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进行,大家将自己的目标画出来,怎么画呢?就是请设想一下目标实现后的那个你是怎么样子的,然后把他(她)画出来。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单色的,也可是是彩色的。并且在画的旁边写上这个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学生在教师发下来的A4纸的上方进行。教师在同学中巡回,给于一定的帮助。

(二).同伴分享
师:现在请一些同学将自己的目标达成后的自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在分享后,请同学们给于最热烈的掌声预祝他的目标早日实现!
教师请大概5位同学学生分享。
师:我们分享一些同学的目标,我有一个发现,我们同学的目标都非常的美妙,我迫不及待地想分享你们达到目标后的喜悦。但是据我的了解,很多同学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这条路上经常会半途而废。你们有没有总结过是什么原因?
学生:意志力不坚定,没有人监督等等。
(三).交流讨论
教师:除此之外,我们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的目标制定也有问题。不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下两位同学的目标。

教师出示幻灯。
案例1、小玲目前成绩不好,平均分在60分左右,她为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各科成绩取得90分以上。结果希望总是落空。她很伤心,你觉得她的目标有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小玲不能实现目标的原因?如果是你,你会为自己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为什么?
教师小结:(1)目标的制定要循序渐进。
         (2)目标的制定要与现实结合,可实现性。
案例2、小乐英语不好,他在开学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了英语学习目标,每天背英语单词。但是过不了1个星期,他就渐渐坚持不了了,请你谈谈他的目标存在什么问题,影响了他的目标实现?
小组讨论,小乐英语成绩提不高的原因,如果是你,你会为自己制定怎么样的单词背诵目标?为什么?
教师小结:(3)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可检查。
(四)反馈矫正
师:请你结合前面两位同学的目标,再来看一下我们的目标。请看着你手上的那副画像,然后告诉自己,为了更好地实现它,你可以做些什么?请结合下面4个问题来进行。(教师发下自我探索单)
                     自我探索单
5年后我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实现这个目标我最大的优势____________
2、  目前我最大的阻力是——————————
3、  为了实现它,我应该怎么做?———————
4、  半个学期后,我应该达到一个什么结果?_______
5、  一年后,我应该达到一个什么结果?_____________
学生填写“自我探索单”,教师请一些同学做分享。


(1)让学生将自己的目标以画的形式呈现,避免了课堂的理性情节过多而情感不足。
(2)画画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目标实现后的样子,从而在情感上与目标形成连接。











由学生常见的目标管理不善的案例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去思考“如果是我怎么办?”,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目标制定的要点。





此块“自我探索”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学习自我目标管理和探索自我现状的一个空间。
(四)
总结深化

(一)与目标对话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个自己行动努力的方向了,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再迷茫了,现在请站起来,闭上眼睛想像5年后的那个自己就站在自己一米远的前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停顿10秒)?请你上前走进他,现在请你站在5年后的自己的位置,好上前去,走进他(停顿5秒)。好,现在你就是5年后的自己了,转个身来,面对现在的自己,未来的你想对现在的你说些什么?(停顿10秒)好,现在我们要从未来回到现实了,请你走回现在的自己的位置,好,转过身来,看看未来的自己,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停顿5秒)
(背景音乐,配合教师的引导语)
(二)同伴分享   教师请部分同学分享。
(三)总结祝福  
师: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周杰伦的《蜗牛》来结束本堂课,但愿大家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任风吹赶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你们也会实现目标,找到属于你们的天!
在歌曲《蜗牛》中结束本堂课。


以模仿空椅子技术的手段,将目标强化,以学生与目标的对话来增强学生实现目标的动力。




以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中歌词来结束,使学生情感升华。


参考文献:
1. 边玉芳  《心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2. 俞国良  《初中心里健康教育材料一年级》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2年2月第一版
3. 龚维义   《发展心里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5-14 08:28 , Processed in 1.1781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