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64|回复: 1

[心协]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辅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6 12: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辅导
第一章——第五章论述题 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 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 ) 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 吸引力。 ) 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 )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 ) 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 ) 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梅奥和他的学生在 1927 到 1932 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称为霍桑实验。 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 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 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 2.福利实验。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实 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 3.群体实验。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 作, 产量会提高。 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 究其原因, 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 4.态度调查。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 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 霍桑实验的结论: (1) 人是社会人 (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对霍桑实验的评价: (1) 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 (2) 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 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三、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概述: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这是一组解释人际交 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 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 观点: 1.社会交换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作一种简单的 经济交易关系。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 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 评价: 1.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 关系简单化, 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 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此理论的缺陷。 2.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 可操作性强, 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 交往中的平衡关系, 这是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多启发。 四、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概述:1945 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思想基础为整体论、动力论 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 观点: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 要五个层次,后又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成为七个层次。 2.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3.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 4.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但也有例外。 5.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 度不同而已。 评价: 1.需要层次理论把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区分开来,并指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 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独有的,打破了传统的人兽不分的情况。同时,他把需要看作是一个多层 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2.马斯洛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了解人的需要的真正社会性,而把需要看作 是一种生物过程,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 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 五、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同伴、老师、父母、朋友对个体的社会生活、观点、意见及态度都有很大的影 响。 2.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个体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态度形成与发展就容易些;反之,则比 较困难。一般智力发展水平高的人,性格外倾的人,态度形成都相对容易些。 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个体进入某个组织,必然要接收这个组织的规范,这些规范又会影 响个体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六、态度转变的方法 1.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心理学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 交往。人们的态度往往再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再在交往种得以改变。 (举例) 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 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举例) 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因为个体有力 求正确安全的需要以及有一种依赖心、自卑自恋心理,这样,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 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举例) 4.全面宣传法。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改变态度。 (举例) 5.沟通信息法。沟通过程中,若引起的情绪越强烈,态度改变的效果反而较差。 (举例)
七、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1.沟通者 (1)可信性。这是指沟通者有一种能够提高其使人相信的程度的特点,主要包括沟通者的 专长和权威和沟通者的动机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沟通者越权威,越有专长,越能说服人; 沟通者越为听众着想,越容易改变听众态度。 (2)睡眠者效应。这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 (3)类似性。如果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对于类似我们的人,我 们常常有一种认同的倾向,把他们看作“自己人” 。这会导致吸引和喜欢。 2.沟通内容 (1)利用情感。态度可以在情感基础上形成,也可以在情感基础上改变。既可以利用好感 等积极情绪影响态度,也可以通过恶感,激起人们恐惧来改变人们对此的看法。 (2)组织沟通。除了感情,我们还要通过组织理性的论证来改变态度。首先要理解材料, 因为理解了,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其次论证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呈现单一的材料或者正反 两方面的材料。再次,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观点的呈现顺序,一般观点在开始与结尾呈现, 容易让人形成深刻印象。最后,要引出结论,这比把结论留给观众自己去做效果要好,但不排除例外情况。 3.沟通对象 沟通对象同样影响着有效的沟通材料。 (1)听众态度 听众的态度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听众使得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为极端,这 是对比效应;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类似自己的观点,这是同化效应。听众 的态度越温和,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 (2)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 中等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可信性越高,态度改变越大。 (3)让听众承诺 比如可以采用公开讲述、登门槛技术、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等方法让听众承诺。 4.个性因素 (1)可说服性。某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某种个性,更容易被说服。 (2)智力。智力高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没有多大的差别。 (3)自尊。自尊的人与自卑的人相比较,后者更容易发生态度改变。 (4)个性和社会情景的相互作用。 八、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1.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对 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 从事一项个体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 个体会觉得活动越有价值。 因为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所以转变原有 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 2.儿童教育: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 改变。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法,否则其结果适得 其反,而循循善诱、耐心说服的方法更为有效。 再者, 认知失调理论的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 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某一特定行为 的诱因是较小和较弱时,个体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即小诱因可以使人产生认知失调,而 大诱因会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从而产生较小的认知失调,不利于态度改变。 3.消费行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如提供优惠券的广告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商品的依赖。 4.决策:一个人在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作出决定,如果实施之后发现这个方案不好, 但决策者往往坚持,更糟的是,明知道它有缺陷,还常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 的行动过程中去,这是一种承诺升级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当预见并作有效的预防措 施。 九、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1)优先效应 也称首因效应, 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 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 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举例) (2)新近效应 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顺序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举例) 2.晕轮效应 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 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 去估价它所有的特征和特点,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举例) 3.定型 定性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举例) 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 这是指人们能够是的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举例) 对各章理论的梳理 人际关系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 、场合交往论(康波、斯尼格) 、自我呈现论(戈 夫曼)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组理论(勒温) 、T 人际特质理论——人际反应特质理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E.R.G 理论(奥德弗) 、成就激励理 论(戴维.麦克利兰)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 、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期望理论(弗罗姆) 公平理论(亚当斯) 态度形成和发展理论——学习理论(伯果.克劳雷、斯台茨) 认知理论:平衡理论(海德) 、一致性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态度转变理论——强化理论(霍夫兰德、贾尼斯、凯莱)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 印象管理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 (米德) 自我表现 、 (呈现) (戈夫曼) 情景认同论 论 、 (亚 历山大)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 、相应推论理论(琼斯、戴维斯) 、因果归因理论(凯利) 、 成功与失败(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控制源理论(罗特) 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贝姆) 、自我归因理论(凯利) 、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理论 (沙赫特、辛格) 遵从理论——个性理论、群体理论(阿希、凯利) 偏离和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布雷姆) 、去个性化理论、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霍兰德) 利他行为理论——生物学理论(威尔逊) 、相互作用理论、得失理论(阿伦森) 、相等理论 人际合作与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第六章——第九章论述题 论印象形成中常见的效应和偏见。 一、论印象形成中常见的效应和偏见。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1)优先效应 也称首因效应, 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 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印象形成中有 更大的权重。 (举例,如面试的第一印象) 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这 个人行为的解释和对人稳定内在特质的归因。 (2)新近效应 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形成的信息有强烈的影响。 (举例) 尽管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 但研究总的表明, 开头 的信息与后来的信息相比,开头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较大。 2.晕轮效应 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 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 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举例) 3.定型 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举例, 如东北人与江南人的特点) 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举例,罗森 塔尔的实验) 二、试述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试述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心理健康 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 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对此有 帮助,办法之一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 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是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素。 2.绩效评价 对于绩效背后原因的归因, 管理人员更愿意原谅因缺乏能力而绩效低下的人, 而非因缺 乏努力而绩效低下;讨论强烈地受到提供给管理人员的信息所影响。相对群体外成员来说, 对于群体内的成员,管理人员把有效的绩效在更大程度上归因于内在原因,反之,对于低下 的绩效,其评价方式恰恰相反。 3.冲突 在影响行为方面,归因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三、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自我归因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1.痛苦归因。 通过改变自我归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 耐力。 (1)增加痛苦 (2)减少痛苦 在心理治疗中, 如果病人把他们情绪上的激起归因于其他外在刺激, 象恐高症等症状就会减少或消失。 “错误归因”治疗。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归因,从而使其焦虑得 以缓解,得到治疗。 2.错误归因治疗(举例) 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一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决定了他是否变得抑郁以及决定了抑郁的程度。 三个归因 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辅导模型 四、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包括三层含义: (1)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可分为三种方式,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和厌恶形式的强化。 (2)选择强化的方式。 有效强化选择的原则: ①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 ②个体用过的强化方式是否切实 可行。③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 (3)强化方式的运用。 理想的做法是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加以强化。 而填补强化与直接 经验的空隙有:①利用视觉和记号,②利用计划 五、影响遵从的因素 1.个体特点 一般来说,表现出最大的遵从的人有以下几类: (1)认为不具备较高能力的个体; (2)被群体高度吸引,但在群体中的地位较低; (3)感 到并没有为群体所完全接受; (4)期望将来还要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 2.群体特点 (1)群体的规模越大,遵从程度越大; (2)群体一致性越强,遵从的程度越大,群体的分 歧有损于群体的力量,有损于迫使成员遵从的力量。 3.任务特点 (1)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使人们易产生遵从。 (2)使被试作出承诺,那么他不容易发生遵从。 (3)当问题涉及个人偏爱时,被试较少显示遵从行为。 (4)任务指导语与遵从也有关系。 六、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1)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 舆论形成过程 分三步: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意见的归纳与综合。舆论给人提出社会规范,并大大加强 了对人的约束力。 (2)牢骚现象 当意见得不到采纳、状况得不到改善时,舆论就会转化成牢骚。带有强大的不满情绪色彩。 (3)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渗透在人们的言论和活动中, 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群体及国家的关系, 是社会风气好坏的最重要指标。 (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影响因素: 活动内容的难易、动机水平的激发、外界刺激的干扰。社会惰化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所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七、论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论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1.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 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责任扩散和对社会举 止失措的害怕。 2.情景的模糊性 情景模糊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 3.榜样人物的作用 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在紧急事态下的救助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即使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也有积极影响。 4.求助者的特点 (1)依赖性。两人之间存在依赖性的话,容易产生利他行为。潜在的助人者会评价求助者 依赖的合理性,越合理,越可能获得帮助。 (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人们往往先帮助熟悉的人。也更愿意帮助有吸引力的人。 (3)类似性。类似性导致较大程度的助人行为。 (4)责任。人们更可能帮助那些对于问题是由不可控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人,而不是帮 助那些对于问题应自己承担的那些人。 八、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 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更有可能帮助人。 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个体从事利他行为的 可能性也可以减少这种可能性。消极心境有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 2.同情和内疚 旁观者体验到内疚的消极情绪时,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轻这种情绪, 而利他行为能 够减轻这种情绪,那么旁遮就会提供帮助。 3.责任和承诺 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 4.个性 每个人对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都不一样, 如果需要赢得赞扬的愿望强烈, 以及 相信世界总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的人更可能发生利他行为。 九、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 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 共三种: (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 (2)社会规范理论。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 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人们会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会去伤 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3)学习和模仿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 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 当利他行为在 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 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 ①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②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通过利他行为,我们会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体验到一 种积极情感。 ③奖励和代价。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 ④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十、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主要因素有三类: 1. 情景因素。 (1)人际间的交往距离。距离近更有好感。 (2)交往频率。交往次数多,关系更为密切。 (3)交往中的集群性。结群需求较高的人,人际吸引强烈。 (4)个体的体验性。能给人良好情绪感受的将形成喜好关系,反之,则造成嫌恶关系。 2.个人特质因素。 (1)外表和容貌。漂亮的人受人欢迎,有魅力的人容易得到宽容。 (2)才华和能力。一个人比较有能力,比较聪明易受欢迎。一般而言,犯了错误、能力超 凡的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犯错误的庸人被认为最无吸引力,十全十美的人吸引力属第二。 (3)个性品质。最有吸引力的品质十真诚和真实、以及热情,而最富排斥力的十说谎和虚 伪。 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需要和个性的互补, 都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 十一、试述影响合作的因素。 十一、试述影响合作的因素。 1.回报。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如果认为他人的合作是出于真诚的动机, 我们更愿意作出合作的行为; 反之,如果把他人的合作归因于别有用心,我们则不大会作出合作行为。 3.沟通。增加沟通,会增加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合作容易发生。 4.威胁。如果沟通的形式是威胁,则不利于合作。 5.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增大,合作反而减少。但如果规模增大,合作带来的群体得益增加, 那么规模对合作没什么影响。 6.个人倾向性。 不同倾向的人采取合作或竞争的行为就不同。 社会行为有四种类型: 竞争者, 合作者,个人主义者,平衡者。其中合作者最易产生合作行为。 十二、 十二、论述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中的解释 答:学习和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 为在先前爱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过奖 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该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 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 为的联结来办到。 (2) 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也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 发生 (3) 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 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 (4) 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这种理论强调强化和模仿在利他行为习得中的作用,这对人类利他行为的习得过程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人类情感在利他行为中的作用,把利他行为简 单地等同于强化的结果,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第 1 章——第 12 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 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 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 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 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 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 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 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 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 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 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 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 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6、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7、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明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8、第四章: 1、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2、认知失调失调:如果一个人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人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坐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衽这个方案之后,承诺升级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名词解释:1、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 :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 人外表、特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2、平均模式:是安德森提出的,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特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已有的 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一些。3、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4、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5、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6、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 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 民族、 性别、 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7、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8、印象管理: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9、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第六章:1、人际知觉:是人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3、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4、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程。5、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为“基本的归因错误”。6、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第七章:1、行动者和观察者偏见: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进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2、自我服务偏见: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显然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3、自我障碍:是人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4、 习得无助 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 即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助” 5、 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第八章: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3、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4、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第九章:1、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人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2、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3、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4、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5、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人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6、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7、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8、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9、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10、 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11、简单的服从:是指人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12、 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13、群众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1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第十章:1、旁观者效应:是指人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是指一处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3、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4、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5、 社会责任规范 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第十一章:1、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2、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3、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4、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后的结果)之 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 的过程。5、人际交往的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第十二章:1、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阴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2、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指的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3、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的一种情景。4、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5、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6、建设性冲突: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7、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辅导
第一章——第五章论述题 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 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 ) 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 吸引力。 ) 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 )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 ) 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 ) 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梅奥和他的学生在 1927 到 1932 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称为霍桑实验。 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 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 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 2.福利实验。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实 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 3.群体实验。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 作, 产量会提高。 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 究其原因, 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 4.态度调查。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 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 霍桑实验的结论: (1) 人是社会人 (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对霍桑实验的评价: (1) 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 (2) 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 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三、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概述: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这是一组解释人际交 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 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 观点: 1.社会交换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作一种简单的 经济交易关系。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 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 评价: 1.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 关系简单化, 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 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此理论的缺陷。 2.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 可操作性强, 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 交往中的平衡关系, 这是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多启发。 四、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概述:1945 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思想基础为整体论、动力论 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 观点: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 要五个层次,后又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成为七个层次。 2.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3.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 4.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但也有例外。 5.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 度不同而已。 评价: 1.需要层次理论把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区分开来,并指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 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独有的,打破了传统的人兽不分的情况。同时,他把需要看作是一个多层 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2.马斯洛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了解人的需要的真正社会性,而把需要看作 是一种生物过程,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 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需要层次理论的缺陷。 五、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同伴、老师、父母、朋友对个体的社会生活、观点、意见及态度都有很大的影 响。 2.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个体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态度形成与发展就容易些;反之,则比 较困难。一般智力发展水平高的人,性格外倾的人,态度形成都相对容易些。 3.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个体进入某个组织,必然要接收这个组织的规范,这些规范又会影 响个体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六、态度转变的方法 1.参与活动法。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心理学中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 交往。人们的态度往往再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再在交往种得以改变。 (举例) 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 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举例) 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因为个体有力 求正确安全的需要以及有一种依赖心、自卑自恋心理,这样,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 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举例) 4.全面宣传法。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改变态度。 (举例) 5.沟通信息法。沟通过程中,若引起的情绪越强烈,态度改变的效果反而较差。 (举例)
七、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1.沟通者 (1)可信性。这是指沟通者有一种能够提高其使人相信的程度的特点,主要包括沟通者的 专长和权威和沟通者的动机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沟通者越权威,越有专长,越能说服人; 沟通者越为听众着想,越容易改变听众态度。 (2)睡眠者效应。这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 (3)类似性。如果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对于类似我们的人,我 们常常有一种认同的倾向,把他们看作“自己人” 。这会导致吸引和喜欢。 2.沟通内容 (1)利用情感。态度可以在情感基础上形成,也可以在情感基础上改变。既可以利用好感 等积极情绪影响态度,也可以通过恶感,激起人们恐惧来改变人们对此的看法。 (2)组织沟通。除了感情,我们还要通过组织理性的论证来改变态度。首先要理解材料, 因为理解了,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其次论证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呈现单一的材料或者正反 两方面的材料。再次,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观点的呈现顺序,一般观点在开始与结尾呈现, 容易让人形成深刻印象。最后,要引出结论,这比把结论留给观众自己去做效果要好,但不排除例外情况。 3.沟通对象 沟通对象同样影响着有效的沟通材料。 (1)听众态度 听众的态度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听众使得不可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为极端,这 是对比效应;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更类似自己的观点,这是同化效应。听众 的态度越温和,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 (2)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 中等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可信性越高,态度改变越大。 (3)让听众承诺 比如可以采用公开讲述、登门槛技术、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等方法让听众承诺。 4.个性因素 (1)可说服性。某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某种个性,更容易被说服。 (2)智力。智力高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没有多大的差别。 (3)自尊。自尊的人与自卑的人相比较,后者更容易发生态度改变。 (4)个性和社会情景的相互作用。 八、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1.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对 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 从事一项个体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 个体会觉得活动越有价值。 因为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所以转变原有 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 2.儿童教育: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 改变。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法,否则其结果适得 其反,而循循善诱、耐心说服的方法更为有效。 再者, 认知失调理论的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 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某一特定行为 的诱因是较小和较弱时,个体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即小诱因可以使人产生认知失调,而 大诱因会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从而产生较小的认知失调,不利于态度改变。 3.消费行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如提供优惠券的广告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商品的依赖。 4.决策:一个人在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作出决定,如果实施之后发现这个方案不好, 但决策者往往坚持,更糟的是,明知道它有缺陷,还常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 的行动过程中去,这是一种承诺升级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当预见并作有效的预防措 施。 九、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1)优先效应 也称首因效应, 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 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 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举例) (2)新近效应 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顺序效应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举例) 2.晕轮效应 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 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 去估价它所有的特征和特点,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举例) 3.定型 定性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举例) 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 这是指人们能够是的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举例) 对各章理论的梳理 人际关系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 、场合交往论(康波、斯尼格) 、自我呈现论(戈 夫曼)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组理论(勒温) 、T 人际特质理论——人际反应特质理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E.R.G 理论(奥德弗) 、成就激励理 论(戴维.麦克利兰)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 、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期望理论(弗罗姆) 公平理论(亚当斯) 态度形成和发展理论——学习理论(伯果.克劳雷、斯台茨) 认知理论:平衡理论(海德) 、一致性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态度转变理论——强化理论(霍夫兰德、贾尼斯、凯莱)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 印象管理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 (米德) 自我表现 、 (呈现) (戈夫曼) 情景认同论 论 、 (亚 历山大) 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海德) 、相应推论理论(琼斯、戴维斯) 、因果归因理论(凯利) 、 成功与失败(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 、控制源理论(罗特) 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贝姆) 、自我归因理论(凯利) 、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理论 (沙赫特、辛格) 遵从理论——个性理论、群体理论(阿希、凯利) 偏离和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布雷姆) 、去个性化理论、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霍兰德) 利他行为理论——生物学理论(威尔逊) 、相互作用理论、得失理论(阿伦森) 、相等理论 人际合作与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第六章——第九章论述题 论印象形成中常见的效应和偏见。 一、论印象形成中常见的效应和偏见。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1)优先效应 也称首因效应, 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 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印象形成中有 更大的权重。 (举例,如面试的第一印象) 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人们以后对这 个人行为的解释和对人稳定内在特质的归因。 (2)新近效应 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形成的信息有强烈的影响。 (举例) 尽管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 但研究总的表明, 开头 的信息与后来的信息相比,开头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较大。 2.晕轮效应 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 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 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举例) 3.定型 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举例, 如东北人与江南人的特点) 4.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举例,罗森 塔尔的实验) 二、试述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试述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心理健康 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 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对此有 帮助,办法之一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 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是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素。 2.绩效评价 对于绩效背后原因的归因, 管理人员更愿意原谅因缺乏能力而绩效低下的人, 而非因缺 乏努力而绩效低下;讨论强烈地受到提供给管理人员的信息所影响。相对群体外成员来说, 对于群体内的成员,管理人员把有效的绩效在更大程度上归因于内在原因,反之,对于低下 的绩效,其评价方式恰恰相反。 3.冲突 在影响行为方面,归因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三、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自我归因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1.痛苦归因。 通过改变自我归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 耐力。 (1)增加痛苦 (2)减少痛苦 在心理治疗中, 如果病人把他们情绪上的激起归因于其他外在刺激, 象恐高症等症状就会减少或消失。 “错误归因”治疗。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归因,从而使其焦虑得 以缓解,得到治疗。 2.错误归因治疗(举例) 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一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决定了他是否变得抑郁以及决定了抑郁的程度。 三个归因 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辅导模型 四、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包括三层含义: (1)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可分为三种方式,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和厌恶形式的强化。 (2)选择强化的方式。 有效强化选择的原则: ①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 ②个体用过的强化方式是否切实 可行。③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 (3)强化方式的运用。 理想的做法是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加以强化。 而填补强化与直接 经验的空隙有:①利用视觉和记号,②利用计划 五、影响遵从的因素 1.个体特点 一般来说,表现出最大的遵从的人有以下几类: (1)认为不具备较高能力的个体; (2)被群体高度吸引,但在群体中的地位较低; (3)感 到并没有为群体所完全接受; (4)期望将来还要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 2.群体特点 (1)群体的规模越大,遵从程度越大; (2)群体一致性越强,遵从的程度越大,群体的分 歧有损于群体的力量,有损于迫使成员遵从的力量。 3.任务特点 (1)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使人们易产生遵从。 (2)使被试作出承诺,那么他不容易发生遵从。 (3)当问题涉及个人偏爱时,被试较少显示遵从行为。 (4)任务指导语与遵从也有关系。 六、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1)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 舆论形成过程 分三步: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意见的归纳与综合。舆论给人提出社会规范,并大大加强 了对人的约束力。 (2)牢骚现象 当意见得不到采纳、状况得不到改善时,舆论就会转化成牢骚。带有强大的不满情绪色彩。 (3)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渗透在人们的言论和活动中, 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群体及国家的关系, 是社会风气好坏的最重要指标。 (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影响因素: 活动内容的难易、动机水平的激发、外界刺激的干扰。社会惰化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所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七、论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论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1.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 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责任扩散和对社会举 止失措的害怕。 2.情景的模糊性 情景模糊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 3.榜样人物的作用 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在紧急事态下的救助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即使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也有积极影响。 4.求助者的特点 (1)依赖性。两人之间存在依赖性的话,容易产生利他行为。潜在的助人者会评价求助者 依赖的合理性,越合理,越可能获得帮助。 (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人们往往先帮助熟悉的人。也更愿意帮助有吸引力的人。 (3)类似性。类似性导致较大程度的助人行为。 (4)责任。人们更可能帮助那些对于问题是由不可控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人,而不是帮 助那些对于问题应自己承担的那些人。 八、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 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更有可能帮助人。 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个体从事利他行为的 可能性也可以减少这种可能性。消极心境有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 2.同情和内疚 旁观者体验到内疚的消极情绪时,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轻这种情绪, 而利他行为能 够减轻这种情绪,那么旁遮就会提供帮助。 3.责任和承诺 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 4.个性 每个人对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都不一样, 如果需要赢得赞扬的愿望强烈, 以及 相信世界总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的人更可能发生利他行为。 九、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 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 共三种: (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 (2)社会规范理论。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 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人们会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会去伤 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3)学习和模仿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 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 当利他行为在 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 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 ①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②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通过利他行为,我们会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体验到一 种积极情感。 ③奖励和代价。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 ④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习得这种行为。 十、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主要因素有三类: 1. 情景因素。 (1)人际间的交往距离。距离近更有好感。 (2)交往频率。交往次数多,关系更为密切。 (3)交往中的集群性。结群需求较高的人,人际吸引强烈。 (4)个体的体验性。能给人良好情绪感受的将形成喜好关系,反之,则造成嫌恶关系。 2.个人特质因素。 (1)外表和容貌。漂亮的人受人欢迎,有魅力的人容易得到宽容。 (2)才华和能力。一个人比较有能力,比较聪明易受欢迎。一般而言,犯了错误、能力超 凡的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犯错误的庸人被认为最无吸引力,十全十美的人吸引力属第二。 (3)个性品质。最有吸引力的品质十真诚和真实、以及热情,而最富排斥力的十说谎和虚 伪。 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需要和个性的互补, 都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 十一、试述影响合作的因素。 十一、试述影响合作的因素。 1.回报。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如果认为他人的合作是出于真诚的动机, 我们更愿意作出合作的行为; 反之,如果把他人的合作归因于别有用心,我们则不大会作出合作行为。 3.沟通。增加沟通,会增加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合作容易发生。 4.威胁。如果沟通的形式是威胁,则不利于合作。 5.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增大,合作反而减少。但如果规模增大,合作带来的群体得益增加, 那么规模对合作没什么影响。 6.个人倾向性。 不同倾向的人采取合作或竞争的行为就不同。 社会行为有四种类型: 竞争者, 合作者,个人主义者,平衡者。其中合作者最易产生合作行为。 十二、 十二、论述学习和模仿理论对利他行为中的解释 答:学习和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 为在先前爱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过奖 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该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 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 为的联结来办到。 (2) 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也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 发生 (3) 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 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 (4) 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这种理论强调强化和模仿在利他行为习得中的作用,这对人类利他行为的习得过程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人类情感在利他行为中的作用,把利他行为简 单地等同于强化的结果,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第 1 章——第 12 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 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 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 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 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 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 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 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 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 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 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 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 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6、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7、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明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8、第四章: 1、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2、认知失调失调:如果一个人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人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坐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衽这个方案之后,承诺升级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名词解释:1、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 :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 人外表、特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2、平均模式:是安德森提出的,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特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已有的 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一些。3、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4、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5、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6、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 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 民族、 性别、 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7、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8、印象管理: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9、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第六章:1、人际知觉:是人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3、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4、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程。5、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为“基本的归因错误”。6、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第七章:1、行动者和观察者偏见: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进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2、自我服务偏见: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显然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3、自我障碍:是人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4、 习得无助 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 即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助” 5、 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第八章: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3、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4、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第九章:1、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人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2、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3、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4、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5、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人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6、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7、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8、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9、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10、 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11、简单的服从:是指人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12、 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13、群众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1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第十章:1、旁观者效应:是指人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是指一处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3、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4、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5、 社会责任规范 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第十一章:1、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2、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3、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4、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后的结果)之 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 的过程。5、人际交往的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第十二章:1、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阴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2、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指的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3、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的一种情景。4、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5、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6、建设性冲突: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7、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9: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诉大家最好的消息,本人刚刚考过,百分之九十的题目都在此复习题里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5-7 14:23 , Processed in 1.1896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