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95|回复: 0

[杂谈] “男孩危机”来了,要不要“因性施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0 23: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事件:
  人大代表王荣华认为,如今中小学男生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同龄男孩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落后于女孩,但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使男生过早被边缘化,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男生个人的发展。因此不仅要“因材施教”还应确立“因性施教”的教育平等观。王荣华建议,在基础教育中要“因性施教”,用综合评价体系代替单一的学业评价体系;在教学上向多元化发展,多一些动手实验、对抗性活动,让男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要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工具性学习向目的性学习转变”。
心理解读:
  “男孩危机”的提法并不是新鲜事了,“因性施教”的提案又一次让这个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实,“因性施教”并不“新鲜”,每个人的家庭教育一直都在“因性施教”。一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孩子在1岁左右就会表现出对不同玩具的偏爱;另一方面,父母对待儿子、女儿的方式、态度大为不同,这就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作为一个男孩/女孩应该怎么做”。随后,当孩子慢慢地了解“性别”的概念时,就会和同性别的父母形成认同,获得作为一个“男孩”或者“女孩”所应该有的行为模式,这个过程叫做“性别角色”的获得。男孩子通常会通过模仿爸爸的行为而获得“阳刚”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父亲在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成长历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进入幼儿园、学校之后,同伴之间的认同也会开始发挥作用,孩子们更偏爱和同性别的小伙伴一起玩,例如男孩子喜欢玩小汽车、喜欢玩“打仗”游戏等。通过同伴团体,孩子们继续自我教育,强化自己的“性别角色”。
  今年,王荣华代表在两会上提出了“因性施教”的提案,他认为存在“男孩危机”的主要“证据”来自课业成绩的“女强男弱”;故王荣华认为应该用“用综合评价体系代替单一的学业评价体系……从工具性学习向目的性学习转变”等。这些想法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些措施和“因性施教”的关系却没那么大。换言之,这些措施对男生和女生都有好处。发展心理学认为,男孩在生理、心理各方面的成熟时间平均要比女孩晚1-2年,这是自然发展的正常现象,所以低年级可能存在女生成绩更好的现象,可到了高中、大学,男孩在学业上的成绩并不比女孩差。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生的男女性别比例依然是男生多于女生的,所以“男孩危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因性施教”真的有必要特别提出吗?
  “因性施教”是为了让男孩更阳刚,然而当网友们热议“如何让男孩更阳刚”的时候恐怕没有人思考“为什么男孩一定要阳刚呢”。这就要提到“性别刻板印象”了。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对某一性别行为方式的概括看法,并能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例如“女生要温柔、男生要阳刚”、“女孩玩洋娃娃,男孩玩小汽车”,长大后的“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当老师,男性当司机”等等都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有趣的是,人们对“女孩男性化”的接受程度要远大于“男孩女性化”。例如5、6岁的女孩可以玩小汽车,但这个年龄的男孩玩布娃娃却显得很“反常”;在成年人中同样如此,春哥、曾哥都有着众多的粉丝,而“伪娘”们却不太能让大众接受。
  性别刻板印象会根深蒂固存在于我们心中。“男孩应该阳刚”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个观念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否认了男性也可以有温柔的一面。另外,刻板印象也可能造成对男女在职业选择上的歧视,读者可以回忆一下,当你乘飞机发现一位“女飞行员”,或者在幼儿园看到一名“男老师”,是否或多或少内心都会闪过一丝诧异呢?令人欣慰的是,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宽容,我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也在一点点减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5-19 19:57 , Processed in 1.1613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