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63|回复: 0

[资讯] “心理台风眼”应对危机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0 14: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心理台风眼”即在时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时段,心理越平静;在空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心理越平静。这一概念有助于解释为何在一年前,面对核辐射的潜在威胁,日本国内的情况相对其他国家更为平静。  

    虽然日本“3·11”大地震已过去一年多,但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难共袭日本的情景仍让世人难忘,“如何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年前,面对核辐射的潜在威胁,美国西海岸地区出现抢购碘片和防辐射服的风潮,我国不少地方发生“抢盐”闹剧,德国则热烈争论是否完全放弃核能,对比之下,日本国内的情况似乎相对平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心理台风眼”效应或可解释这些现实问题。

  汶川地震验证“心理台风眼”效应

  一般认为,按照公共风险事件涟漪效应的描述,灾后民众的心理反应是一个随灾情严重程度降低而递减的过程。但“心理台风眼”效应的提出及验证,为“人们面临不确定时如何应对风险”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气象学中,距离台风中心直径大约10千米的圆面积内,风力相对微弱,被称为“台风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纾及其团队借助这一气象名词,提出了“心理台风眼”的概念,即在时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时段,心理越平静;在空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心理越平静。

  在“5·12”汶川地震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担了课题“受灾人群的心理反应分析及干预方案”。震后一个月,课题组对非灾区(北京、福建和湖南共542人)、灾区(四川和甘肃共1720人)居民进行了大规模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和组间对比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震后一个月左右时间里,非灾区居民认为恢复到灾前生活水平所需时间比灾区居民更长,每户恢复到灾前水平所需资金也更多。

  汶川地震发生4个月和11个月后,课题组又用相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了“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两个变式:与财产遭受损失的受灾人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越低;与生命健康遭受伤害的受灾人的亲缘关系越接近,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越低。

  认知失调理论或可解释“心理台风眼”

  危机不仅源于事件本身,也与公众对事件的接受、解释与反应休戚相关。“心理台风眼”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突发危机事件中民众的心理状况。专家指出,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危机事件。

  针对“心理台风眼”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比如“局中人和局外人的差异”,风险偏好领域研究中的“自他反差”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课题组在初期研究中也曾提出用“心理免疫理论”进行解释,但在跟踪研究中检验发现其并不能对“心理台风眼”效应作出合理解释。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目前获得认同较多的一种解释。研究人员认为,当人们处于危机事件中时,改变对潜在风险情景的态度比改变自己的处所要容易。李纾表示,居住在灾区的居民体验到认知失调,“居住在灾区”与“灾区不安全”发生冲突,由于“居住在灾区”这一条件难以改变,因此将“灾区不安全”改变为“灾区安全”,以解决两种认知元素间的失调。也有研究者提出用“单纯暴露效应”和“知识体验说”来解释民众的心理反差。

  “心理台风眼”研究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针对“心理台风眼”现象的研究为数不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谢晓非及其团队选取了受汶川地震影响程度不同的3个地区(汉旺、攀枝花及北京),进一步检验“心理台风眼”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三地民众在购买保险的意愿和撤离原居住地的意愿等变量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在对余震的风险认知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台风眼”效应;在焦虑情绪上,发现了与“心理台风眼”效应相反的趋势。

  谢晓非告诉记者,“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产生可能依赖于一些情境条件,当事人与旁观者的身份、心理变量的类别及其不同的加工方式、风险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以及人们的心理承受阈限都会影响“心理台风眼”效应的产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张侃表示,“心理台风眼”效应的提出,为突发事件中如何对人群进行疏导提供了依据,而且从侧面提醒我们很多事情不能单凭想象,要重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谈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他表示,将扩大范围考察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人对各类信息的自信度,以及进一步研究不同人群自信度对其行为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5-19 15:46 , Processed in 1.1526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